• 主页
  • 出版物
    • 期刊
    • 图书
  • 搜索
  • 指南
    • 编辑政策
    • 作者指南
    • 版权协议
    • 审稿人指南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简体
  • 繁體
  • En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本书

题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丁永新 胡婷 黄欢  主编

任然 吕伟 张德成  副主编

封春林 吴阳阳 蒲正雷 赵龙  编委

出版社:九州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

学科分类:建筑

语言:中文

ISBN:9781965806036

摘要:

在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中,建筑工程领域的绿色施工技术正经历深刻变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系列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为行业注入全新活力。例如,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的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突破,以及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绿色施工的深度融合,都在推动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环保。这些创新旨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更致力于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友好性,促使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施工;BIM;碳排放;高效、环保


第一章 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之基 1

第二章 绿色施工技术全景解析 4

第一节 节能技术 4

第二节 节水技术 10

第三节 节材技术 21

第四节 环保技术 30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47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溯源 47

第二节 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 49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践 79

第四节 市政公路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 98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在市政公路全生命周期的实践 105

第四章 绿色施工技术案例深度剖析 112

第一节 住宅建筑案例 112

第二节 商业建筑案例 120

第三节 公共建筑案例 128

第四节 市政公路案例 132

第五章 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144

第一节 建筑工程和市政道路技术应用障碍 144

第二节 市场与政策困境 150

第三节 突破策略与未来趋势 154

第六章 绿色施工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177

第一节 技术研发与创新战略 177

第二节 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 212

第三节 行业合作与人才培养 21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22

参考文献 228


前沿

在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中,建筑工程领域的绿色施工技术正经历深刻变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系列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为行业注入全新活力。例如,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的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突破,以及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绿色施工的深度融合,都在推动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环保。这些创新旨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更致力于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友好性,促使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数字孪生与智慧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建立建筑工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施工团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借助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能耗、资源使用等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可精准调控施工流程,实现能源与材料的高效利用。例如,在某大型桥梁建设项目中,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前规划施工机械的运行路径,减少无效移动,降低燃油消耗,同时通过智能调度,提升了材料运输效率,避免了材料浪费。

新兴绿色建材的研发与应用也取得显著进展。生物基复合材料凭借其可再生、可降解的特性,逐渐在建筑领域崭露头角。以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例,其不仅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建筑结构构件,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远低于传统钢材和混凝土。此外,自修复混凝土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该材料内置的微生物或化学物质在混凝土出现裂缝时,能自动触发修复机制,延长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重建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零碳施工模式的探索成为行业攻坚目标。一些项目开始尝试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如在施工现场大规模部署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为施工机械和临时设施供电。同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US)也在建筑领域开展应用试点,通过捕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或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施工阶段的碳中和。此外,模块化建造与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升级,工厂化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采用绿色工艺,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且构件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能耗。

前沿技术与模式的探索,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建筑工程有望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中取得更大突破,构建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建造体系。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部分问题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化、细化,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新一期
首页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 尾页

投稿邮箱:

xgyhcbs@163.com

jzrmcbs@163.com


香港淵虹出版社有限公司——九州人民出版社

香港淵虹出版社有限公司:
是一家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出版机构。香港作为国际知名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拥有成熟的出版市场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渊虹出版社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在出版领域开展业务,涉及图书、期刊等多种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印刷和发行等环节。
九州人民出版社:
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虽然注册地位于香港,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积极引进并推广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该出版社以高质量、高品位的出版物为特色,旨在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选择,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站内导航

  • 主页
  • 搜索
  • 联系我们

推荐期刊

  • 《教研导刊》
  • 《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

重要检索链接

  • 谷歌学术
  • 中国知网
  • DOI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 ISSN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香港中央图书馆
  • 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Copyright © 2024-2025 石家庄渊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码:冀ICP备2024097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