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多模态回指修正行为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汉语高功能孤独症儿童(HFASD)为对象,探讨其在叙事话语中通过语言、
手势、眼神等多模态手段进行回指修正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典型发展儿童(TD),发现HFASD
儿童在回指修正中表现出显著的模态偏好差异及策略单一化倾向,其修正行为受语境依赖度较低,
且对非语言模态的整合能力较弱。研究结果为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语用障碍机制提
供了实证依据,并为干预策略设计提供了语言学视角。
手势、眼神等多模态手段进行回指修正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典型发展儿童(TD),发现HFASD
儿童在回指修正中表现出显著的模态偏好差异及策略单一化倾向,其修正行为受语境依赖度较低,
且对非语言模态的整合能力较弱。研究结果为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语用障碍机制提
供了实证依据,并为干预策略设计提供了语言学视角。
关键词
高功能孤独症;多模态交际;回指修正;语用障碍
正文
1 引言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核心症状 之一为社交沟通障碍,其中回指(anaphora)作 为语篇衔接的关键手段,常被视为研究焦点。 高功能孤独症(HFASD)儿童虽具备接近正常 的语言表层能力(如词汇、语法),但在复杂 的语用场景中仍面临显著挑战。 现有研究多关注ASD儿童的语言形式缺陷, 但对其多模态交际行为(如手势、眼神与语言 的协同)及语用修复策略的研究仍存空白。汉 语作为高语境依赖型语言,其零形回指(zero anaphora)的普遍性为考察HFASD儿童的跨模 态修正行为提供了独特窗口。
.............
...